贵州农业科学
主办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1-3601
国内刊号:52-1054/S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8939 人次
 
    本刊论文
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的溢出效应分析

  论文导读::来大陆发展创业的台资农业企业不断增多。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的现状与特征。农业是台商对大陆投资起步较早的领域。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期。农业技术溢出效应显著。

  论文关键词: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溢出效应

  一、 引言

  农业是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在两岸关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投资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两岸关系还未达到完全正常化的形势下,农业投资几乎是台湾农业技术、农业资金和农业人才与大陆农业生产要素直接结合的唯一途径和载体。农业是台商对大陆投资起步较早的领域,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期,就有台商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试探性的投资创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来大陆发展创业的台资农业企业不断增多,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的规模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两岸农业交流从大陆沿海地区拓展到中西部、北部地区,从畜牧业、种植业等向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二、三产业延伸。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双赢的发展模式,成为两岸合作当中最活跃和重要的领域。

  二、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的现状与特征

  1、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农业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在大陆发展的台资农业企业日益成为大陆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在大陆投资发展的台资农业企业有6100多家经济学论文,投资大陆农业的台资达72亿美元。截至目前,大陆在16个省(区市)设有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已发展成为台湾农业资金、优良品种、技术、设备、管理经验以及人才进入大陆的持久、稳定的高效合作平台。目前,进入园区发展的台资农业企业已达5000多家,占在大陆台资农业企业总数的82%左右,实际利用台资58亿美元,占台资投资大陆农业实际金额的81%左右[1]。来大陆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普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优化大陆农业生产结构、建设现代农业做出了贡献。

  表1:1991-2009年大陆吸收的台资农业直接投资额(单位:万美元)

  年份

  合计(万美元)

  1991

  1741.6

  1992

  12469.9

  1993

  331684.1

  1994

  39622.1

  1995

  10927.1

  1996

  12292.4

  1997

  43343.1

  1998

  20346.2

  1999

  12527.8

  2000

  26071.4

  2001

  27841.5

  2002

  67230.6

  2003

  76987.8

  2004

  69406.6

  2005

  60069.5

  2006

  76423.4

  2007

  99705.5

  2008

  106913.9

  2009

  71425.9

  资料来源: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

  2、台湾对大陆的农业投资波动较大,与非农投资相比占比较低

  根据表1统计数据,1991-2009年,台湾对大陆的农业投资金额并非持续增加,而是呈现出较强的增减变动。台湾对大陆的农业投资金额在绝对值上并没有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是有明显的波动起伏,表现出农业投资受两岸关系等不确定性外部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论文怎么写。从总体投资规模来看,1991-2008年,台湾对大陆涉农行业的投资总量显著低于对非农行业的投资。台湾对大陆的非农各业投资项目共计32366件,投资金额715.87亿美元;同期台湾对大陆四类涉农行业[②]的投资项目共4815件,投资总额为39.74亿美元[2]。原因之一是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较工业为少,因此大大降低了其总投资规模。因此,从数据对比反映出,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中农业投资所占比重很低。

  表2:1991~2008年台湾对大陆涉农与非农行业投资情况(单位:件、百万美元、%、万美元/件)

  年份

  项目

  涉农行业

  非农行业

  各业合计

  1991~2008

  件数

  4815

  32366

  37181

  金额

  3974

  71587

  75560

  金额占比

  5.26

  94.74

  100

  单件金额

  83

  221

  203

  资料来源: 根据“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的数据整理计算。

  3、在大陆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在大陆投资的非农行业的单件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远大于涉农行业。从1991-2008年的合计数据来看,涉农行业的单件项目平均投资金额为83万美元,约为非农行业单件项目平均投资额221万美元的三分之一。而在涉农行业投资中,对大陆的农林牧副渔业的投资总量又显著低于对其它涉农行业的投资。据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的统计, 2009年大陆吸收的台资农林牧渔业直接投资平均规模为48.37万美元,农产品加工业的平均规模为104. 81万美元。其中,纸浆、纸及纸制品制造业的项目平均规模最高,达到223. 98万美元,第二是饮料制造业(147.09万美元),第三是食品制造业(100. 76万美元)。另据2007年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对台湾地区从事对外投资活动的制造业者进行的抽样调查,从投资规模来看,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农业企业中,未满100人的小企业为72家(占54. 5% ), 200人以上的为44家(占33. 3% ),二者合计占总数的87.8%[5]。在大陆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与农业自身特性有关。涉农行业,尤其是农林牧渔业,所需的期初投资比许多非农行业都低,相应地,其回报率也较低,因此,更加适合经济能力有限的小农灵活投入。

  4、台资对大陆农业投资的地区分布

  台资农业企业对大陆的农业投资分布并不均衡。台资农业企业对大陆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省(市),尤其是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上海市、海南省。通过观察表 3中各省份比重,可以发现台资农业企业对大陆农业投资的最偏好区位是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省份,它们占大陆台商农业直接投资总额的72. 18%,而整个东部地区则达到了 93. 21%[3]。这种区位分布与农业的地域性和对自然资源禀赋的高度依赖性(如农业需要更多的土地面积以供流转等)有关。但台湾方面发布的数据与祖国大陆的统计数据有有一些出入,据福建省农业厅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福建省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2010年福建共新批台资农业项目75个,合同利用台资1.6亿美元经济学论文,实际到资0.8亿美元;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252个,合同利用台资29.5亿美元,实际到资16.8亿美元[4]。福建作为台资农业企业投资最早、最多的省份,是大陆对台农业引进和合作的密集区。

  表3:台资农业企业对大陆各地农业直接投资( 1991-2008 年)

  省份

  各省份比重(%)

  省份

  各省份比重(%)

  北京

  2.377

  江西

  0.934

  河北

  2.000

  山东

  5.224

  内蒙古

  0.347

  湖北

  0.826

  辽宁

  1.080

  湖南

  0.386

  黑龙江

  0.101

  广东

  27.264

  上海

  9.167

  广西

  0.588

  江苏

  11.109

  海南

  7.936

  浙江

  2.423

  重庆

  0.016

  安徽

  0.039

  四川

  0.100

  福建

  24.639

  云南

  2.112

  资料来源:由台湾“投审会”《1991-2008 年台湾投资年报》计算而得。

  三、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的溢出效应分析

  台资农业企业在大陆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借由投资项目的落地发展,将台湾农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大陆,对本地区甚至整个大陆农业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和带动作用。相对大陆农业而言,台湾农业在实用技术的开发、新品种的培育和改良、农产品的加工运销以及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较具优势,这些方面也正是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对大陆农业发展产生正外部性效果的重点。纵观20多年的合作历程,台资农业企业对大陆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大陆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1、台资进入促进了大陆农业经济增长

  台湾地区农业发展到现阶段,面临着农业资本要素充裕、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有限、资金要素使用效率下降的困境。而大陆农业的发展现状正好与台湾农业相反,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却苦于资金不足的发展约束。因此,台商投资大陆农业是一个双赢的合作过程,一方面台资进入大陆农业大大提高了台湾农业资金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引入的台资缓解了大陆农业发展资金存量不足的难题。

  从表4可以看出,台资农业企业在大陆的农业投资累计额呈现了平稳上升的趋势,从1991年的0.174亿美元左右一直上升到2009年的72亿美元论文怎么写。与此相对应,大陆的农业总产值也实现了较平稳的增长。从1991年的815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60361亿元。由于农业投资转化为效益具有周期较长、相对滞后等特点,因此无法看出台资与大陆农业总产值增长之间精确的对应关系,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总体增长趋势中看出台资投入增加对大陆农业GDP增长是具有一定贡献的。

  表4:1991-2009年大陆农业总产值及吸收的台资农业企业直接投资额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台商农业直接投资额 (万美元)

  1991

  8157.000

  1741.6

  1992

  9084.700

  12469.9

  1993

  10995.50

  331684.1

  1994

  15750.50

  39622.1

  1995

  20340.90

  10927.1

  1996

  22353.70

  12292.4

  1997

  23788.40

  43343.1

  1998

  24541.90

  20346.2

  1999

  24519.10

  12527.8

  2000

  24915.80

  26071.4

  2001

  26179.60

  27841.5

  2002

  27390.80

  67230.6

  2003

  29691.80

  76987.8

  2004

  36239.00

  69406.6

  2005

  39450.90

  60069.5

  2006

  40810.80

  76423.4

  2007

  48893.00

  99705.5

  2008

  58002.20

  106913.9

  2009

  60361.00

  71425.9

  资料来源:各年农业总产值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台资农业企业直接投资额根据“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的数据整理

  以福建省为例,据该省农业厅介绍,福建是大陆最大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30年来,闽台农业合作从引进台资农业企业从事初级农产品的小规模生产开始起步,逐步向资金、品种、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一揽子引进转变,从种养等第一产业,向农产品加工、运销以及旅游休闲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并已拓展到农业科教合作、农业经营管理、水土保持、渔工劳务合作等领域。学者黎元生根据统计实证分析表明,从产出弹性来看,台资农业企业直接投资实际金额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增长0.499%和0.487%,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0.312%;台资直接投资协议金额每增加1%经济学论文,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增长0.46%和0.45%,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0.291%[6]。台资农业投资总体上对福建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乡镇企业总产出增长具有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

  2、 农业技术溢出效应显著

  从20多年的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历程来看,台资农业投资是台湾农业技术引进大陆最主要的一条途径。台湾在品种改良方面居于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台资农业企业的投资与合作,大陆在工厂化育苗技术、畜产品综合深加工、速冻保鲜、包装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台资农业企业在大陆投资,带动了台湾优良品种向大陆的引进和扩散。1997年1月,海峡两岸第一个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福建“永春芦柑”和“漳州香蕉”栽培技术综合改进项目正式实施。截止目前,福建省从台湾引进种植业良种累计达2500多个。另外,台资农业企业对大陆种养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产销管理方式都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台资农业企业的项目投资,大陆许多地区都引进了生物菌肥、喷灌、套袋、草生栽培等台湾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以及产销一体化、产品分级包装等先进理念,对大陆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台资农业企业投资通过竞争效应、示范与模仿、产业关联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等四种方式,具有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7]。

  (1)竞争效应。随着台资农业企业在大陆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领域的延伸,台资农业企业不仅可以发挥自身的技术、资金和国际市场营销网络优势,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税收减免、土地低价等优惠政策,使其生产的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导致大陆本土化的农业企业和个体农户如生产低级产品就会受到市场威胁。为捍卫自己的市场份额,大陆本土的农业企业就必须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生产技术、设备的更新升级,以增强产品的科技含量或降低产品的成本。竞争机制必然刺激大陆农业技术进步。

  (2)示范与模仿效应。台资引入农业部门不仅可以获得直接收益,还可以通过示范和扩散效应使农业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从而间接地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台资农业企业带给农业部门的先进农业机械、高效杀虫剂、高质量化肥和新品种等会很快向四周扩散,个体农民在台资农业企业工作时,直接了解了产品、技术、工艺和管理方式的信息传播与扩散过程,通过观察并模仿,能够促进当地农民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当地农民在开放中学习、了解台湾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以海南为例,农业是台资农业企业在海南的主要投资领域。至2010年2月经济学论文,海南先后引进台资农业企业累计500家,实际投资约3.36亿美元。台湾九成以上优良品种成功引种海南。客观而言,海南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台资农业企业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在台资千驹公司的带动下,短短十多年间,台湾优质芒果品种基本上取代了海南原来的本地品种,台湾芒果栽种面积由最早的200多公顷发展到了目前的2万多公顷[8]。

  (3)产业关联效应论文怎么写。台资农业企业在大陆投资,一方面,台资农业企业为保证农户所提供初级农产品的质量,通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通过提供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或帮助购买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等,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水平。因此,台资农业企业在大陆投资所产生的产业关联效应的技术溢出十分明显。另一方面,为顺应市场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台资农业企业的投资重点转向农产品加工业,随之带来了农产品加工、储运等技术。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截至目前,该市累计批办台资农业1000多家,农业利用台资超过15亿美元,先后引进台湾农业良种1600多种,引进台湾农业加工设备4000多台(套),吸收先进的农业种养、加工制造、包装技术500多项,有效提升了漳州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在合作形式上,全市企业+基地、企业+农户等新型经济组织达1474个,带动农户52.3万户,种养、收购、加工、制造、包装、运输、出口一条龙产业链向纵深推进[9]。

  (4)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台资农业企业对当地雇员和签约农户的技术培训是农业技术溢出的基础。经过经过技术培训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一旦流向其他企业或自创企业,其在台资农业企业所学到的各种技术也随之外溢。据统计,福建省漳州市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经济学论文,围绕漳台农业合作从事农业生产、加工和经营活动,也有不少当地农民在台资企业掌握生产、加工技术后,自主创业,提升了当地劳动力的素质。

  3、推动大陆农业产业化和结构升级

  当前,大陆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台湾农业产业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80年代末即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因此,台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具备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同样是小农经营体制的大陆农业,会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早期到大陆投资的许多台资农业企业,目前已成为推动大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许多台资农业企业不仅带来资金、技术,同时引进了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克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产、供、销相互脱节的弊端,加强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内在有机联系,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价值,有力地推动着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农业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以福建省清流县为例,该县近年来积极引进有技术、懂市场、善经营的台资企业,特别是有实力进行深加工台资龙头企业,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2008年,台资企业森源兰蕙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福建清流县建成国兰组培中心。组培中心与台湾多家农业大学合作,引进的台湾农业技术涵盖花卉研发、农作物改良等。目前,森源兰蕙公司已建成福建省最大的国兰组培中心,年产量可达300万株花苗。截至目前,清流已从台湾引进涉农企业近50家,引进宝石斑、四季春茶叶等良种79个,年产值达9.6亿元经济学论文,带动6000余个农户发展,农民年人均增收在1200元以上。在台商的带头示范下,清流农业设施优化提速发展,全县建设滴喷灌、调温、通风等设施齐全的花卉大棚5000多亩,苗木滴喷灌设施2万多亩,高标准渔业养殖基地3万多亩。引进红心地瓜低温膨化、水产高密度养殖等实用技术58项,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10]。

  4、带动大陆外向型农业发展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农产品市场全面放开,农产品竞争趋向国际化。大陆的农产品早先由于品质较差,直接导致了大陆农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较弱。台湾已形成一套运行较顺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营销机制,占有的农产品国际市场较为广阔,但由于地价昂贵、劳力紧缺,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势必将资金、技术转移到海外谋求发展。自台商投资大陆农业以来,通过台资农业出口企业的兴建,不仅大规模地引进台湾资金,而且更多地引进台湾和世界各地的农业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这有利于提高大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大陆出口农业的发展,提高大陆农业的出口创汇能力。以福建省为例,据统计,2010年台商农业企业出口额约占福建省农产品出口额的1/3;近年来,台资农业企业从漳州海关直接出口额,占漳州农产品直接出口额的49.9%;作为台湾精细农业的代表,台湾花卉产业从技术、营销等全方面提升了漳州传统花卉产业发展水平。近几年,在台企带动下,漳州花卉出口实现年均100%的增长率;罐头、熟肉制品、水产品、果蔬制品、保鲜蔬菜、保鲜水果、花卉苗木、木制家具等8个品种出口量位居全省同类产品首位[11]。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台湾农业优良品种的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理念的引入经济学论文,促进了大陆各地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技术溢出效应显著;推动大陆农业产业化和结构升级;带动大陆外向型农业发展,受到广泛欢迎论文怎么写。然而,由于受到政策和法规限制,两岸农业交流目前尚处于单项、间接、不均衡、非全面性的发展阶段。虽然大陆单方面优惠政策频出,但台湾当局对大陆资金投资台湾农业有很大的限制,且台商在大陆投资主要集中在少数产业里,其中食品加工占半数以上,种植和畜牧业等纯粹农业产业投资较少。在两岸农业合作中,虽已初步形成一系列农业产业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构建而言,发展仍然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大型台湾农业集团投资大陆不多,台湾转移到大陆的产业和投资项目中,以零散的台湾企业为主,相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并没有尾随而来,特色农产品的相关企业并没有紧紧围绕着某一龙头企业或核心产品来运作,有的仅仅是一种松散的联合,产业链的构建不完善。当前,两岸合作农业产业链的构建更多处于发展阶段。两岸农业合作绝大多数集中于农产品加工业和种养业的基本环节;而从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环节延伸出来的可拓展环节,包括旅游观光农业、生物能源、生物质材料等新兴产业、农业高科技研究院、农业教育产业等领域的合作还很少。台湾已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研投入较多,技术先进,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超过70%;而大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51%[12]。两岸科技合作与交流虽也较快地发展,但更多集中于引进优良种苗、种子和生产加工设备,更高层次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生物科技合作与交流比较少,合作的空间还很大。基于此经济学论文,大陆仍应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对台吸引力。2010年,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协议正式生效,为两岸农业有序开展交流合作以及良性互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早收清单中,大陆主动将产自台湾的水果、茶叶、蔬菜、花卉、鲜活和冷冻水产品等18个税号农产品列入早收清单,体现了大陆顺应台湾农业组织和农渔民的意愿和要求,切实关心台湾同胞需求的诚心和善意,是对2005年以来大陆实施的一系列惠及台湾农业政策措施的延续和深化。而且“十二五”期间,大陆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加快新农村建设,让台湾的农业企业看到了大陆广阔的市场和自身发展的前景。两岸之间应不断加强交流沟通,更有效地利用海峡两岸的优势资源,更有效地推动两岸农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速构建两岸农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深化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参考文献:

  [1]陈萌山。进一步推动两岸农业产业合作和资源一体化配置[N].北京:农民日报,2010-03-01(1)。

  [2]赵一夫,薛莉。台湾对大陆农业投资的特征分析[J].福州:台湾农业探索,2009,(6):8-9.

  [3]吴凤娇,李非。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异及其成因分析[J].北京:农业经济问题,2010,(11):73-74.

  [4]胡善安。福建省农业利用台资规模继续居全国首位[EB/OL].[2011-01-27]

  http://www.fj.xinhuanet.com/njj/2011-01/27/content_21997534.htm.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贵州农业科学》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贵州农业科学》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